时间:2025-08-27 浏览量: 作者:
8月24日,温州八高举行2025级新生国防教育开营仪式。龙湾区人武部副部长林杰、温州八高副校长张文静、2025级新生郑秉科分别代表教官团、学校与受训学生发言,副校长周耀、林能琳、教官代表给各连授旗,党委书记钟伟平宣布开营。简短而隆重的仪式过后,为期一周的军训正式开始。
80年前的抗战烽火早已止熄,眼下八月的阳光却炽烈如火,成长在和平年代的少年能否经受住考验?让我们一同走进训练场,聆听他们的军训故事。
蝉鸣将烈日调得浓稠,风扯动云无形的帆,驶向每个角落。一群腰杆挺直、眼神坚毅的少年正站着军姿。他们或双腿颤抖,或因强烈日照皮肤通红。说不累是假,但信念坚定为真;说不抱怨是假,但不放弃为真。每当我想要偷偷放松时,周围同学咬牙坚持的神情便鼓舞了我。放松可能不会被教官发现,但这会破坏班级拧成一股绳的团结。
汗水一滴滴落下,眼前仿佛出现红军奋勇作战的场景:是飞夺泸定桥的不畏艰险,是越过大草地的奋不顾身,更是比铁还硬、比钢还强的团结。青春因奋斗而精彩,今日的汗水必将幻化成美丽的勋章,成为我们高中坚定不移奋斗的开端。
“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”。有人说当代人“没苦硬吃”就是军训,我却有不同的看法。延续军训传统,是希望通过最朴实、最直接的方式,培养我们的勇气与毅力,为未来人生打下坚实基础。每当我累得眼神迷离、脸颊通红,总会想起抗日战争中国人的牺牲与坚守,想起看《南京照相馆》时默默流泪的自己。我渐渐明白,80年前为民族兴亡而浴血奋战的他们,一定比我们苦得多。想到这里,我便觉得自己这点苦根本就算不上什么,于是就有了继续坚持的勇气。
这就是军训的意义。
——高一1班 柯可树、魏来、何婧琪
初入八高,迎接我们的是晚夏的热情与清澈的河水。整理床铺、来到教室,领取那鲜艳明亮的迷彩军装与军帽,高中军训之旅便正式开始了。
水杯整齐成排摆放,阳光被水面反射,泛起点点光晕。同学们自觉站成四列,组成一道雄姿英发的风景线。连与连被塑胶跑道相连,从远处看,犹如一条红色的耀眼纽带。
站在白线上,我便成了一名“兵”。丢掉了暑期在家的懒惰和懈怠,俨然如一株小树苗。烈日照耀下,汗水凝成豆大的水珠从鬓边流下。这份特殊的荣耀闪烁着,既是对“新兵”身份的敬重,也是对我们坚持不懈的赞赏。
今天的训练告诉我:唯有坚持,才是到达胜利的唯一途径。愿往后你我都能延续今天的这份执着,在学习路上走得更远!
——高一2班 薛夏洋
军训场,也像是战场。在这里,我们局促地适应着快节奏的军训生活。操场上,我们昂首挺胸,任汗水如雨水滋润地面,高中生活的种子,就此生根发芽。陌生的面孔聚集一处,在教官的带领下喊出嘹亮的口号,军歌气势磅礴,响彻云霄。队列训练初期,大家或带着初识的青涩,或有着对新生活的迷茫。但每个人都献出一腔热血,做到最好,走向最高。
“让花成花,让树成树”,我将班主任的肺腑之言铭记于心间。此刻,我向窗外眺望,看向更远的远方。夜晚灯火通明的礼堂里,我深刻知晓,八高人,都是独一无二的点点星光。
烈日炎炎,我毅然决定站在操场,汗如雨下;宁静的夜,我站在阳台,默默将初来乍到的不适排解。军训,正如一场没有鲜血的战役,汗与泪的交织,谱写青春的篇章。
痛苦被无声咽下,取而代之的是更坚忍的内心。或许多年之后蓦然回首,也无风雨也无晴。
——高一3班 张丞韵
在开学第一天,我们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军训。中午,老师说到军训不仅是一场磨砺,能锻炼意志、促进成长、增长阅历,尤其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,这也是一堂生动的爱国教育课。可我一开始只觉得:大概只有一个“累”字。
秒针滴答旋转,军训如约而至。我的心像被一只老鹰叼着,东奔西跑、七零八落。尽管早有预期,但当站军姿、转体、原地踏步真正来临时,钻心的酸痛仍不断击溃我的防线,抬起的手臂犹如缠上藤蔓,仿佛要把我拽进泥潭。
说实话,换作以前,我肯定抱怨不停。但现在,身边有了这些有趣的同学和教官,还有时刻为我们奔波、服务的老师,他们成了我坚强的后盾,不断修复着我内心的城墙。恍惚中,我也想起80年前那些青年在更艰难环境中的坚守。
阳光从东窗照亮课桌,军训在“哀嚎”中开始;月光洒上黑板时,我却分外地感到充实。一天转眼就过去了。军训带给我们的,不仅是面对困难的勇气,还有日益深厚的友情,和对历史更深的理解。愿我们高一4班在未来一年中,能不断靠近太阳的光辉,先成为八高里闪亮的一分子。
——高一4班 郑皓今
震撼人心的国歌声拉开军训的帷幕,我心中有期待,有彷徨,但更多的是对训练与未来的坚定。当我们五班的教官向我们走来,喊出响亮的口号,我感觉这是一位严肃的教官——可实际上他很认真,很有趣。在训练中他与其他教官“较劲”,在我们休息时他用幽默将大家逗笑,在动作不标准时他耐心指点......我愈发期待接下来几日与教官的相处与互动。
军训很苦,但是坚持很酷,在八高的这几天,我收获极多,或许这就是成长吧。汗水化作成长路上的甘霖,朋友的陪伴成为支撑,坚强的意志化作阶梯,将通往成功的目的地。
——高一5班 张赫洛、粟泽宇、刘安恬
开营仪式让我深刻意识到,军训并非简单的体能考验,而是一场意志的淬炼与精神的洗礼。从起初看似轻松的站军姿,到片刻之后烈日炙烤下汗如雨下——汗水顺着脊背滑落,渗进裤腰,每一秒都仿佛在与疲惫和懈怠抗争。就在几乎想要放弃的瞬间,我望向队列前方的教官:他身着厚重的军装,汗流浃背却纹丝不动,胸前“人民军人”四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。那一刻,我仿佛看见了历史深处的画面:当年日寇侵华,正是无数中国军人用双手托起民族的希望,用肩膀扛起国家的存亡。心中顿时涌起一股力量。我挺直了脊背,昂起头,重新站稳脚跟。
正如教官所说:“如果连这几分钟的军姿都坚持不了,又谈何报效祖国?”脱下迷彩服,我们是勤奋求知、砥砺前行的八高学子;穿上迷彩服,我们便肩负起一份责任与担当,成为像军人一样坚毅的人。
未来七天,我将怀着一颗赤诚的爱国之心,迎难而上,全力以赴,完成这场难忘的成长磨砺!
——高一6班 林诺甜
跃进盛夏山林的陌上,光碎一地去拥抱生命的长青。
是,无尽夏。
烈阳炙烤着大地,焦灼着我的神经。面对陌生同学时的无措和孤独感,充斥着我的大脑;面对未来的迷茫,模糊了我的视线。
“站着,不许动,要动要喊报告。”站军姿是一个军人必备的首要风貌。
这点都熬不了,怎么熬三年?我鼓励自己再坚持一下,就一下。无数次地打破心理暗示之后,终于等到了休息。学会管理自己,控制自己,超越自己,是成人的第一步,也是我独立生活的开端。
朝气蓬勃,昂扬向上,这是生命的本色,即使世间偶尔薄凉,希望我们保持这份热情。
我在夏天见枝丫疯长,见我们相遇,见未来,见成长。
值此抗战胜利80周年,我们要谨记先辈为我们的付出,要珍惜美好生活。要以青年之姿为国家的未来筑基,将个人力量流向集体,星星之火可以燎原。我们应当把个人理想与国家未来联系起来,普通人亦可以有凌云之志,大家都因平凡而伟大,所以不要害怕。
抬起头,见生命,见成长,见过往,拥未来。
——高一7班 邵怡乐
与初中时的军训相比,高中军训在纪律、强度和要求上都明显提升,它不仅是一次体能的考验,更是一场意志的磨砺。正是在这样的挑战中,我开始学会坚持,学会忍耐,也更加明白:要成为一名真正的高中生,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,更需要精神的淬炼。
就拿今天的“站军姿”来说,不仅对每一个细节——从手指贴合、肩膀展开到目光坚定——都提出了更高要求,更考验我们在烈日下长时间保持姿势的毅力。教官反复强调:“一个人出错,全班重来。”这让我深刻体会到,军训不只是个人的修行,更是集体的协作。整齐划一的队列,靠的不是一个人的完美,而是每一个人的全力以赴。
《人民日报》曾写道:“巾帼不惧烈日,少年笑对骄阳。”当阳光炙烤大地,汗水浸透衣背,训练场上却依然挺立着一个个笔直的身影。从最初的摇晃不稳,到如今的干脆利落,这每一分进步,都是时间与汗水浇灌出的果实,也是我们向“强国有我”信念迈出的坚定步伐。
“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”军训不仅锻炼了我的体魄,更点燃了我的责任感。未来的高中三年,我愿以军训为起点,带着这份坚韧与团结,勇敢前行,不负青春,不负少年时。
——高一8班 张娇君
太阳的照射加剧了地面空气的扰动,清澈的天空中零星飘着几缕薄云,阳光所及之处,仿佛成了一道灼热的禁区。操场上,教官们的指令声此起彼伏,夹杂着学生们响亮的口号与歌声——虽调子各异,却洋溢着青春的激昂,迸发出高一特有的朝气。
在刺目的阳光下,汗水不断从额头、脖颈滑落,迷彩军训帽成了整个操场最鲜亮的色彩。他们的眼神坚定,偶尔闪过一丝转瞬即逝的疲惫,但更多的,是对前路的憧憬与期盼。
青山映蓝天,汗水见理想。军训不仅锻炼体魄,更让我们体验中国军人的艰苦,明白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。那份深植心中的家国情怀,正于训练中悄然生长,塑造着更坚韧、更明亮的自己。
——高一9班 王慕柔
炽热的阳光直射入我的眼睛,刺得生疼。头顶军训帽,我跟随着队伍向前走去。“立正!向右看齐——”教官一声令下,整个连队迅速响应。烈日炙烤着大地,汗珠从额头不断渗出,流进眯起的双眼,又顺着脸颊滑落——我知道,这不是泪水。
我绝不会因皮肤的灼痛而退缩。想起80年前奔赴战场的军人们,他们在抗日的烽火中以热血宣誓对祖国的忠诚。他们挥洒青春、奋勇抗争,才换来了来之不易的胜利。今年正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,我虽不是军人,而是一名高一新生,却同样应当传承他们的精神:坚定、勇敢、不屈。
军训于我,不只是训练,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。汗水滴落,仿佛与炽热的阳光一同渗入脚下厚重的大地——那是一种扎根的力量,也是一种无声的致敬。
——高一10班 王梓瑄
军训加速同学间关系“破冰”。刚进入一个新的环境,同学间还有一定的距离,军训使同学们的距离拉近——在训练休息时间,一部分同学开始和几小时前还毫不相干的陌生人聊天。
军训促成班集体的形成,凝聚班级荣誉感。军训把一个个班级分成了一个个“连”“营”,加速了同学们集体意识的形成,更有利于同学们在未来学习生活中与班级同行,主动维护班集体,凝聚班级荣誉感。
军训的好处我已在军训的过程中逐渐认识,希望在未来一周的军训生活中,我能与班集体共进退,融入班集体内,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。
——高一11班 黄健豪
我们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了鲜红的塑胶跑道。一声响亮而尖锐的哨声穿过操场冲入我们耳中,只一眨眼原地休息的同学便一个鲤鱼打挺起身。
“立正!”教官一声大喊,“脚后跟并拢,脚尖分开60°,肩膀打开,中指抵在裤缝,抬头目视前方。”一句句口令深入入心。我如同一个塑像一动不动,任由汗水顺着额角流下掉落在地上,凝起名为“青春”的浪花。太阳刺痛我的双目却也照出了名为“坚持”的高光。
前往吃晚餐的路上,一声声“1、2、3、4”是发自内心的呐喊,是来自血液深处的呼唤。在一声声呼唤中,我似乎回到80年前。先辈们拿着破旧的步枪呐喊着冲向敌人,只余下那句“为了胜利,冲啊!”震耳欲聋。
——高一12班 周玲霄
“最美校园中,最美的并非校园,而是青春年华的少年。”进入八高,高中第一课——军训,开启青春篇章。
授旗仪式上,教官们的军人风范令人心折。训练时,标准军姿是挺胸收腹、脚跟六十度夹角,豆大汗珠滚落,却浇不灭我们坚持的火苗。即便校服湿透、双腿发软,瞥见四周同学整齐的步伐,又有了再战的勇气。
今年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,军训让我们触摸历史厚度。先辈们曾历经漫长苦难,我们的这点酷热与疲惫,远不及他们的万分之一。军训,是体魄的锤炼,更是精神的洗礼,它让新班级凝聚成温暖集体,也让我们从先辈事迹中汲取力量。
第一天军训顺利收尾,这是高中生活的良好开端。期待未来几日,我们能如梅花,在炎夏展现清香品质,以钢铁意志,完成军训,成为毛主席所言“团结紧张、严肃活泼”的少年,让青春在淬火中闪耀!
——高一13班 张子瑜、戴璐璐
阳光透过汗滴,折射出光晕。教官一次次提醒“要喊报告”,我们仍坚持站立。腰酸与腿软不断袭来,心底反复挣扎:“喊吗?”“再坚持一下。”时间在炽热中缓慢推移,蝉鸣不绝,偶尔的凉风成了唯一的慰藉。
塑胶跑道灼烫,裤腿闷热。但少年们的口号愈发铿锵,震荡天际,迸发着热血与不屈。那一刻,仿佛不只是我们在坚持——还有一种跨越时空的信念在回响。想到80年前,那群同样年轻而坚韧的人,在远比这残酷的战场上坚守,用生命换来今日的光明。他们未曾退却,我们更无理由放弃!
训练结束时,阳光变得温柔,洒下斑驳金光。愿将这画面永存心底。“出发,到新的爱与喧嚣中去”——这句话送给自己,也送给每一个奔赴未来的你。愿我们不忘来路,在和平年代中延续那份历久弥坚的勇气。
——高一14班 吴娅楠
赤红的塑胶跑道上,教官的指令似重锤落下:“手贴紧裤缝!腿打直!脚尖打开!嘴闭严!”阳光化作灼热的火舌舔舐皮肤,我只觉身体发飘,摇摇欲坠。恍惚间,第一排男同学的身影晃入眼帘。教官说过,他已接近极限,却仍咬牙坚持。那瞬间,我眼前发黑,可心底的决心也悄然扎根——闭眼深呼吸,暗自给自己打气:“稳住,坚持住!”
当“稍息”“立正”一次次喊响,歪斜的步调、慢半拍的反应,逐渐酿成焦躁的暗流。我也曾被反复纠正动作,情绪就此决堤,竟与同学争执起来。事后,教官让我们向彼此道个歉,用军礼相互鼓鼓劲,再提醒改进……那股拧巴的劲儿悄然消散,换来的,是更紧密的团结之心——原来,摩擦与和解,都是凝聚集体的契机。
回望80年前,山河破碎,日军的暴行令人发指。从守护国土与人民的初心出发,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人民,同仇敌忾奔赴抗日前线。民族的团结一心,筑起抵御外敌的钢铁长城。
望向远方,80年前先烈的身影,与如今国防绿军装渐渐重叠。“崇德、尚礼、勤勉、求真”,八高校训在烈日下愈发清晰。我终于明白,军训的意义,是让我们在坚持刻苦中淬炼意志,在磨合包容里学会团结同心。
——高一15班 于娜
刚进入高中,我们这群“新兵”就马不停蹄地安营扎寨了。期待、紧张,还有一点小兴奋,各种情绪像海底捞的锅底,混在一起。
站军姿,是今天的“第一课”。看似简单,却需要全身每一块肌肉都绷紧。汗水顺着脸颊滑落,操场的塑胶跑道被晒得发烫,但看着身旁咬牙坚持的同学们,我也悄悄把晃动的身子挺得更直。原来,“坚持”的形状,就是阳光下我们一动不动的影子。
最快乐的是休息的哨声。大家瞬间“活”了过来,没有味道的饮用水,也觉得格外甘甜。不成气候的军姿和军歌开始摇摇晃晃在八高校园!
有苦有涩,又热又累,但是,我们不是熬过来了吗?自己洗衣服,还有两套军训服,高温站军姿,我是八高真正的新兵。
小小军训,必须拿下。明天,加油!
——高一16班 “新兵”一排
站在炽热的阳光下,汗水顺着脖颈不断流淌,每一位同学的脸颊都泛着水光。细密的汗珠悄悄爬入衣领,像微小砂砾般令人忍不住想要抓挠。灼热的阳光仿佛时刻逼迫着我们放弃,然而,坚韧与意志却稳稳占据了上风——没有一个人随意动摇或退缩。我们如同挺拔的林木,以不屈的意志,倔强地屹立于阳光之下。
我想,这或许正是军训的意义:让我们学会忍耐,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。就像曾经保家卫国的战士们那样,如邱少云,身陷火海却依然不动声色;如董存瑞,孤身奔赴危难,义无反顾。军训的意义,似乎又不仅仅在于锻炼自己,也许更在于致敬那些革命先辈,致敬守家卫国的将士,致敬每一位默默驻守边疆的英雄。
——高一17班 徐晨烨
热风卷着暑气掠过树梢,又拂过我们晒得泛红的脸颊,追着额角滚落的汗珠,没等落地便消散在滚烫的空气里——军训,就在这热烈的夏末,悄然拉开了帷幕。
“规矩”二字如影随形,站军姿时指尖贴紧裤缝,连汗水流进眼睛里,抬手扶一下眼镜都成了需要报告的“奢侈”动作。可当指令响起,听,那整齐的脚步声踏在操场上,似擂鼓阵阵震得地面微颤;看,那一排排笔挺的身躯迎着烈日,若青松般傲立不动。这一刻,日光虽烈得晃眼,却远不及我们眼底藏着的坚定光芒耀眼!
军训,练的不只是站军姿、走正步的规整,更是自我约束、咬牙坚持的韧性。当教官讲起80年前抗战先驱们在艰苦环境中坚守的故事,我们更懂得这挺拔姿态里藏着的意义——是对先辈顽强精神的接续传承。无论过去烽火岁月,还是当下和平时光,我们都以少年意气,践行着那句刻在心里的箴言:流血流汗不流泪,团结就是力量。
——高一18班 梁雨馨
尽管夜幕已然降临,烈日下灼烧的痛感仍挂在面颊上,却能使我心生畅快——只因那段坚毅历史的具象投射。
开营仪式中,副校长历经烽火淬炼的嗓音,字字铿锵,将我困倦昏沉的思绪重新点燃——我昂起头,并非出于消沉后的振作,而是怀揣着重塑自我的决心,更似接过先辈们传递的精神火炬。
站军姿时,关节的僵硬与小腿肌肉隐隐的抽搐,无声诉说着身体的疲惫。流淌的汗水里,似也交融着当年抗战志士忍受伤痛的坚韧。恍惚间,“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”的横幅映入眼帘,渐渐模糊了时空界限,仿佛此刻我正与往昔浴血的战士灵魂共振。正是这份苦痛,更显抗战的艰难,让胜利的喜悦跨越代际,也让身为不朽历史传承者的我,满溢自豪。
我触碰着前人留下的“勋章”,苦痛加身,却甘之如饴。这份来自历史的馈赠,让重走征程的人,毅然破茧成蝶,将先辈的热血,在新时代续写成新的担当。
——高一19班 刘艺丹
千锤百炼方成钢
加油,八高“新兵”!
来源:2025级高一
排版:包张顺
编辑:胡舒影
监制:肖德昶
审核:张文静